在剛剛落幕的廣東省第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乒乓球、網球項目比賽中,我校代表團不畏強敵,發揮敢打敢拼的華商精神,最終陳穎燊/鐘智超、楊定昊/鄧思靖分別榮獲網球男子雙打第四名、乒乓球男子雙打第五名;指導教師劉苗、孔令濛、康華養及學生運動員黃梓杰、周穎欣、陳穎燊獲體育道德風尚獎;乒乓球代表隊獲體育道德風尚獎球隊。
為做好省大運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學校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多次召開籌備工作會議,成立了百人代表團,并選派68名運動員參加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田徑、健美操及網球等六個大項。
獲取榮譽的道路上,難免遇到坎坷。為充分備戰此次大運會,自去年十月常規備訓以來,我校網球及乒乓球代表隊就面臨諸多挑戰。由于部分運動員代表面臨大四畢業實習等問題,訓練時間難以協調。學校領導充分了解實際情況后,積極安排,確保各代表隊及運動員在備賽期間狀態良好、身心健康。在學校領導的支持與教練員及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從今年三月賽前集訓開始,連續兩個多月狠抓技戰術訓練和體能訓練,發揮華商人敢打敢拼、迎難而上的光榮傳統,秉承“運動場下多流汗,運動場上不掉鏈”的精神,用系統的訓練方式及科學的訓練方法切實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滴水不成海,獨木難成林。運動員代表取得的成績不僅因為自己的努力,同樣離不開學校的培養。長期以來,運動競賽是我校體育工作的特色和亮點。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生體育鍛煉,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號召,大力弘揚奧運精神。近幾年來,學校不僅加大對體育硬件設施的投入,還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推動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和競賽協同發展,促使學校體育工作邁向新的臺階。本次大運會喜獲佳績,正是我校體育教學改革成果具體體現。學校將以此次大運會為契機,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深化內涵建設,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更關鍵環節上推進體育教學工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據悉,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是三年一次的大學生體育盛會。本次第十一屆大運會由廣東省教育廳、省體育局主辦,華南理工大學承辦,共設有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武術、健美操、定向越野、中國武術長兵等12個比賽項目以及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全省共有155所高校、1605支隊伍、23600余人參賽,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圖文/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黨晉云)
上一條:立標桿作用,頌榜樣力量——我校召開2020-2021學年度國家獎學金暨先進班級、優秀學生表彰大會
下一條:深化教學改革,彰顯專業特色——會計學院成功舉辦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