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4月18日,我校創意與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2019級學生鄒佳康以泉州抗疫為原型攝制的MV《讓世界充滿愛》,被人民網和福州廣播電視集團等主流媒體轉載采用,獲得眾多網友點贊好評。
滯留疫區,決心加入抗疫一線
在抗疫一線,除了我們可敬可愛的“大白”,青年志愿者也是抗疫的重要力量。今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陷入疫情“倒春寒”,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在上級政府的組織下,泉州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青年志愿者風雨無阻,奮戰在抗疫一線。華商學子鄒佳康亦是其中一員。
來勢洶洶的疫情和突如其來的封城,身處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的鄒佳康無奈滯留。他立即向輔導員報告了自己的情況,并根據學校疫情防控要求暫緩返校。
隨著疫情蔓延,鄒佳康所在的社區濱城社區被調整為高風險區域。身在疫區的他,一邊上網課,一邊密切關注著疫情的變化。當社區發布通知,急需一批志愿者服務小區。作為一名共青團員,鄒佳康毅然報名,主動聯系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為社區的抗疫志愿者。家人對他想要參與抗疫的想法雖有擔心,但在溝通后也表示支持,囑咐他一定要做好防護。
結合專業所學,用鏡頭記錄抗疫點滴
“從新聞報道看到抗擊疫情的防控工作以及堅守一線的工作人員,有時會被誤解。當時就想利用專業所學,把抗疫一線最真實的情況反映給社會大眾?!闭劶盀槭裁催x擇成為抗疫志愿者,他這樣說。
鄒佳康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也是學校創新創業孵化項目——稚影傳媒的一員。得益于學校育人成果、專業優勢和豐富的校內外實踐經驗,在上網課之余,他深入抗疫一線,在豐澤區東海街道濱城社區做起了抗疫志愿者,負責宣傳工作,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畫面,繪制成片。
疫情下的宣傳工作尤為重要,鄒佳康認為,單純靠圖片來去展現抗疫一線工作者的風采略顯單調且傳播范圍有限。他便想用自己的專業特長——視頻媒體的方式來去表達,效果或許會更好,還可以更好地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凝聚志愿者的精神動力。在和負責人溝通后,他開始了視頻的拍攝與后期制作。
“逆行”疫區,志愿青春
每天早上5~6點鐘起床,扛起攝影器材,早于醫護人員到達現場,記錄疫情防控下社區的日常。從穿防護服,準備核酸所需材料,志愿者搬運物資;到深入確診病例所在小區,挨家挨戶做核酸,他成為“大白”背后的記錄者。
初次進入封控核心區,恐懼與害怕迎面而來。門上到處貼著封條,道路上空無一人,只有穿著防護服的“大白”。鄒佳康和“大白”一起挨家挨戶做核酸,進行拍攝。
工作后的吃飯時間,醫護人員與志愿者摘掉口罩,雖然疲憊,臉上依舊洋溢著笑容,“相較于他們所做的工作,感覺自己太渺小了?!编u佳康表示。
疫情當前,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無論是作為一名團員青年志愿者,還是作為屬地居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疫情防控中,盡自己的力量為家鄉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我校學子積極響應號召,參與校內外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青年團員戰役突擊隊助力校園防疫,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奮進前行力量。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新冠疫情的消散,我們共盼“春”來!
(圖文/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黨晉云)